
住建廳: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對論文不作要求,對繼續教育不作硬性要求!
近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
-
對論文不作要求,淡化獎項,專利成果、技術突破、工藝流程、標準開發、成果轉化等均可作為職稱評審重要內容。
-
對繼續教育不作硬性要求。
-
民營企業引進的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
-
簡化省外來豫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確認,凡進入民營企業的省外專業技術人員,不限職稱專業,比照同等級別可直接轉評和申報晉升。
-
個人賬戶建立要依據勞動合同和社保情況,一般應與民營企業簽訂勞動合同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保。
-
自由職業者職稱申報可直接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一建立個人職稱申報賬戶。
-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提供服務,幫助民營企業建立職稱申報賬戶。
-
經批準離崗創業或到民營企業兼職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3年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申報職稱,其創業和兼職期間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
面向民營企業內部的評審委員會,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內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
-
沒有組建民營企業評審委員會的省轄市,可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單獨分組、單獨評審。
-
嚴禁以營利為目的開展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業務。
-
探索推行“職稱申報承諾制”。
-
鼓勵民營企業將職稱評審結果作為確定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晉升、績效、薪酬等依據。
按照程序報省廳核準備案后開展職稱評審工作。
通知原文: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關于切實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
豫人社規〔2020〕6號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省直管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更好地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作用,充分激發和釋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改革創新,現就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暢通民營企業職稱申報渠道
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屬地(注冊地)原則在勞動關系所在地自愿參加職稱評審,與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同等對待。省人才交流中心負責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駐鄭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各省轄市、直管縣(市)、濟源示范區負責本轄區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提供服務,幫助民營企業建立職稱申報賬戶,督促并檢查民營企業為職稱申報人員建立個人申報賬戶,確保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合法權益。個人賬戶建立要依據勞動合同和社保情況,一般應與民營企業簽訂勞動合同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保。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自由職業者職稱申報可直接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一建立個人職稱申報賬戶,保障自由職業者職稱申報渠道暢通。面向民營企業內部的評審委員會,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內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經批準離崗創業或到民營企業兼職的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3年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申報職稱,其創業和兼職期間工作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被派駐外地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經委托可在派駐地申報職稱評審,評審結果由我省相應級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予以確認。
二、健全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組織
按照國家和我省職稱制度改革要求,繼續推進職稱評審權限下放,支持專業技術人才密集、技術實力較強、內部管理規范、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鼓勵專業相同或相近的民營企業聯合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按照程序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核準備案后開展職稱評審工作。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主動深入民營企業了解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發展需求,適時組建相應專業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委員會,面向當地民營企業和自由職業者開展相應級別的職稱評審工作。規范面向全省的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組織,堅持職稱評審屬地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推動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健康發展。
三、科學制定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
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要充分體現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特點和工作實際,貼近民營企業用人需求。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要突出實際工作業績與貢獻,注重對專業技術人員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考核,對論文不作要求,淡化獎項,專利成果、技術突破、工藝流程、標準開發、成果轉化等均可作為職稱評審重要內容。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對繼續教育不作硬性要求。面向民營企業內部的職稱評審委員會,要依據企業發展需求,參照省市兩級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制定適用本企業的人才評審標準。各級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不得低于國家和省通用標準。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標準的制定要廣泛征求民營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的意見。
四、創新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方式
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可采取評審、答辯、考核認定、考評結合等形式,提高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及有職稱評審權限的民營企業及時組織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做好職業資格與相應職稱的銜接確認工作,落實好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綠色通道”和“直通車”制度,確保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報相應級別職稱。做好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互通的評審工作,拓展民營企業人才發展空間。沒有組建民營企業評審委員會的省轄市,可對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單獨分組、單獨評審。
五、提高民營企業職稱工作服務水平
要加強職稱政策宣傳力度,做到及時公開、化繁為簡、通俗易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采取深入民營企業、召開座談會、組織職稱政策培訓等形式,切實將職稱政策宣傳到位、學習到位、落實到位,確保職稱政策宣傳到每一個民營企業,保障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權利。推進完善“互聯網+職稱”信息系統建設,全部實現無紙化申報評審,提供電子證書網上查詢服務。進一步簡化申報評審程序,精簡流程,減少證明事項,探索推行“職稱申報承諾制”。堅持評以適用、以用促評,促進職稱評審結果與民營企業人才培養、使用相銜接,鼓勵民營企業將職稱評審結果作為確定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晉升、績效、薪酬等依據。鼓勵高層次人才在民營企業建功立業,對于企業博士后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河南省項目啟動經費一等資助或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出站后繼續留在企業的可直接認定副高級職稱。民營企業引進的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簡化省外來豫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確認,凡進入民營企業的省外專業技術人員,不限職稱專業,比照同等級別可直接轉評和申報晉升。
六、加強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監管
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要通過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建設高水平專家和管理人員隊伍,規范評審制度和程序,把好評審質量關。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資格審核,對職稱評審工作全程跟蹤,適時指導,嚴格評審紀律,規范評審程序,從嚴查處材料造假、工作經歷造假和暗箱操作等行為。面向企業內部的職稱評審嚴格控制人員和專業,不得私自擴大評審范圍。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從制度上保障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工作的健康發展。對制度缺失、管理混亂、評審質量不高、社會反映較大的民營企業職稱評審委員會,限期進行整改,必要時可暫停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職稱評審權限,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要突出職稱評審的公益性,嚴禁以營利為目的開展與職稱評審相關的業務。
各地要充分認識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具體措施,抓好貫徹落實。
2020年10月14日